太原醍醐培训学校 Taiyuan Tihu Training School

专注于高考教学
招生热线:0351-8591111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为建设**重要人才中心继续奋斗

所属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时间: 2022-09-05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一年来,广大高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基于校情实际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探索。本月,高教周刊将陆续刊登高等教育管理者对于进一步做好高校人才工作的思考与经验,以飨读者。


立足新时代,大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所需的师资人才肩负着以德育德的使命,必须先立德为师,再立德树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大学所需的师资人才既要有志于科研,更要热爱教学;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所需的师资人才应坚持“四个面向”,具备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和理解,近年来,吉林大学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建成了以面向全体教师的“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体系为主,以针对中青年教师、博士后、学生群体等不同成长阶段人才的“培英计划”“励新计划”“金种子计划”“鼎新学者计划”等各类专项支持计划为辅的人才引育体系。

分类评价 尊重规律

“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体系充分尊重教育和科研工作的规律,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实行分类评价;评审过程依靠同行..评议,不“唯论文”,不“唯帽子”,有效弱化“称号”和“身份”;避免简单量化评价,成就和贡献相当者的薪酬待遇相近。

目前,已经有789位校内教师入选这一体系,并成功引进27位校外人才,在稳定和吸引..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与科研并重”是吉林大学人才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学校在“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体系中,单独设立了“教学渠道”,为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教师提供上升通道,有效改善了师资队伍建设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譬如,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的包国章老师,多年来深耕教学一线,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科学人文并重,恰到好处地融入课程思政,他开设的“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本科混合式课程”。因在教学中的突出表现,包国章老师获聘为唐敖庆学者英才教授。

“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体系还单独设立了“社会贡献渠道”,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譬如,植物科学学院的都兴林老师带领研究团队,通过集成和利用多种育种技术,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审定水稻新品种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部分成果在吉大定点帮扶的吉林省通榆县得以大面积推广使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都兴林老师获聘为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

“匡亚明/唐敖庆学者”人才岗位体系针对研究问题的属性不同、研究工作的特点不同,鼓励以不同方式呈现研究成果的价值。譬如,在邹广田院士负责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中,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何志老师论文成果虽不多,但他与同事们“八年磨一剑”,研制了目前世界上..吨位的单缸液压机,将50万大气压下的高压腔体体积的国际现有水平提高了2个数量级,为国际高压界竖起新的标杆。为了肯定他作出的突出贡献,学校将他破格聘任为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

以德育德 涵养师资

令人欣慰的是,学校引育的人才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的同时,在教育方面亦有所贡献,切实推动了师资人才实现科研与教学并重。譬如,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吴光鹭老师,本科和博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在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工作5年之后,受邀来校工作。他给实验室带来了超分子工程学的新方向,承担了唐敖庆班“高分子物理”的授课任务,被评为..班主任。这是师资培养和教书育人相互促进和优势转换的一个实例。

教师是以德育德的特殊职业,师德与学风是首要考量条件。各类计划的候选人需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已经取得的成果价值和意义,并提供未来教学和科研计划。如果发现候选人提交的材料不真实,学校会建议暂缓评审。如果.后查证是有意为之,我们有理由怀疑候选人无法践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不能胜任以德育德的教师工作。

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具备..的人才培养能力。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关起门来”培养的人才,可能承续有余,创新不足。我们需要让学生们到不同的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学习交流,拓宽视野,增益其所不能,集百家之长,坚定学术自信。譬如,我校汽车工程学院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李伟峰,毕业后先到长安汽车等公司工作,丰富了实际工程经验,又到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的研究组做博士后研究,学习掌握了新能源技术,之后我们再请他回到母校工作,充实了新能源汽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学校的教育让他了解了工程科学的前沿,企业的锻炼让他了解了现代工业的需求。这是学校培养新工科师资的一次有效探索。

我们既要聚拢人才,更要为人才的持续进步创造条件,帮助人才激发新思维,重塑创造力。学校设立的“培英计划”,每年选拔..教师,支持他们到国际..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1—2年的科学研究。他们或带着问题,去合作解决;或去了解世界的科学前沿,带回新的课题方向。在加强交流合作的同时,开阔视野,充电赋能。回国后,他们中已经有18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改“引”为“请” 彼此成就

学校一方面努力完善校内的人才引育体系,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国家、省市推出的各种人才政策衔接。近年来,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支持西北、东北等地区的振兴发展,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区域人才工作的支持政策,对于学校吸引和稳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相继出台了《吉林人才政策措施2.0版》和“长白山人才工程”等人才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及政策支持,并全力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校企合作,使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为高校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目前,引才不如请才的理念,已经成为学校的共识。“请”和“引”尽管一字之差,却能体现我们工作的诚意和主动性。

“请才”需要我们长期跟踪,甚至三顾茅庐;需要我们在事业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欣赏多样性,包容差异性;确保“请”来人才的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彼此成就。

未来,吉林大学将继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持续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源源不断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并输送急需的高质量人才。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878号